粉墨姜薇(粉墨姜薇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粉墨姜薇小说(粉墨姜薇)最新章节列表
姜薇应着,兴兴头头地跑出去,“你怎么知道我在家?”
蒋云珠说:“看到工人往你家搬东西,就猜是你回来了。这是买了什么?”
姜薇告诉她是缝纫机,蒋云珠问明价钱,咂舌道:“你手面真阔。”
“什么阔不阔,这花了我大半积蓄,我想着买给阿爸,他做活没那么辛苦。”姜薇眼珠一转,“你来找我做什么?放假怎么没和那位戴少东出去?”
蒋云珠拍她一下,“没说两句就乱开玩笑,我是想问你,正月初五还去不去豫园?”
姜薇一愣,下意识地点头,“去罢。”
正月初五去豫园“轧闹猛[1]”是老习惯了。于姜薇,是想从那一家三口欢喜过年的氛围中透口气,蒋云珠则是趁着父母领弟妹们外出拜年,和好姐妹痛痛快快乐一天。后来又带上了谢春,反正他大伯过年不是赌钱就是喝酒,也不管他。
今年是没有谢春了,二人默契地不提,心里俱都不是滋味,仿佛缺了一块似的。
豫园位于南市老城厢,毗邻城隍庙,周边商肆林立,饮食店摊密集,还有卖各色玩意的露天摊贩,赚人眼球的拉洋片、猴戏、杂耍等江湖把戏,可以说好玩的、好吃的、好看的都有,平时就很热闹,过年期间也是人流如织。
她们先在路边一处点心摊前坐下,要了一笼南翔小笼,一份鸳鸯糖粥。这糖粥之所以叫鸳鸯,因其由一半赤豆糖粥、一半白糖粥拼就,面上薄薄地撒一层黄澄澄的糖桂花,光看已是赏心悦目。两个女孩子食量不大,各分一半品尝正好。
姜薇宽解她:“起初你不就是喜欢他品性纯良?这样的人没心机,处事容易想得简单,自然显得不那么圆熟,这是他目前的不足,以后随着年岁增长,他也会长进的。”
“我知道,或许是我不知足,想要他这样,又想要他那样,”蒋云珠将瓷勺一搁,重重叹气,“阿咪,我心里真的很矛盾,好几晚睡不着觉。”
姜薇试图帮她快刀斩乱麻,“抛开别的不说,云珠,你现在依旧喜欢他么?”
蒋云珠捋了捋头发,苦笑,“单只喜欢没有用的,”她顿一顿,说:“稍后他告诉家人也好。若他父母一力反对,那也不用谈别的了,就散了罢。”
这话多少有些听天由命的消极,姜薇知道蒋云珠心思重,唯有极力劝解,又不停找些新鲜话题来说。直到进了豫园登大假山,蒋云珠才又打起了精神。
这大假山建于明代,十几米高,以武康巨石堆砌成重峦叠错,内有涧壑幽曲,活水淙淙,登临其间,颇有置身山岭之趣。或因为天冷,登假山的游人寥寥,算得上清静,只是磴道弯来折去,她们爬得气喘吁吁,又不约而同想到了谢春。
他每次来玩,最喜欢爬这大假山,回回把她们撂在后头,有时还藏在曲径峭石后,待她们走近便忽然探头出来,把她们唬得尖叫,他就露出顽皮开怀的笑容。记忆中,这是他罕有展露孩童本色的时刻,也是他们仨难得抛开诸般烦恼的快活好时光。似乎这大假山有种神奇魔力,替他们将现实的灰暗沉重都挡在外面,纵使只是暂时的,却也是可贵的慰藉。现下她们算是重温来了,可谢春又在哪里呢。
姜薇想着,还是说了出来。走在前面的蒋云珠默默回头看她一眼,伸手牵住她的手,轻轻晃了晃。她们就这么手拉手继续走着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到了山巅,在望江亭歇脚。蒋云珠坐着不想动,单瞧着地上叽喳觅食的三两麻雀出神。
姜薇倚柱远眺,望望老城厢,浦江帆樯,云天苍茫,心胸为之一阔。她又走到另一侧,只见峭壁陡立,间中一汩清泉,注入下方碧池,又是另一番清幽小景。
磴道上走来个长袍男子,低头缓步似带着几分落寞,和热闹的年节气氛有些格格不入。姜薇正觉好奇,那人忽一抬头,恰和她视线相撞,双双都是一惊。
“谢春!”姜薇扬声叫他,蒋云珠忙凑过来,“真是谢春,快上来呀。”
谢春怔怔地望着上方两张可亲可爱的面孔,这世间唯二牵挂他的人,正热切地唤着他。一股热潮撞击着心扉,刹那间这阴沉晦暗的冬日都似亮堂了起来。
照老规矩,三人下了假山,从游廊绕去九曲桥,从那七拐八拐的桥上走过,就相当于一年的曲折坎坷全被走完了。
谢春一路闷头走在前面,姜薇和蒋云珠只当他不想她们又提帮会之事,所以缄默不语。其实他是脑海一片混沌。过年这几天事情不少,他被泉叔指派着忙得团团转,却始终记得年初五逛豫园。他来这里是想见到她们,又不想见到她们,他自己都说不清拿不准的心思,就如同池中金红的游鱼,忽东忽西,时隐时现。
走过九曲桥,就到了湖心亭,亭内设有茶阁。大过年的来此游玩,必得入内喝杯元宝茶,讨个吉利。所谓“元宝茶”,是将青色的檀香橄榄和茶叶同泡,别具清香回甘,而杯中橄榄形如元宝,便有“恭喜发财”的口彩。他们自也不能免俗,走进茶阁,寻了个二楼靠窗的好位置坐下。
茶博士拎着红铜铜吊过来泡茶,跟着送上一碟瓜子花生。蒋云珠脱下绒线手套,先打开了话匣子:“阿春是个大人样了,在街上乍一眼看,怕会认不出来。”
确实如此。他长成了瘦高个,五官线条刀削般冷峻,加上茶青色夹棉长袍,浅灰色毛围脖,头戴黑色羊羔皮筒帽,全然一派远超年纪的沉稳。
谢春被她们打量得低下头去,盯牢眼前的茶碗,这副神情,又有些像从前那个内向腼腆的“豆芽菜”。
姜薇就笑:“大家都在变。阿春,还记得里弄的刘鼻涕罢,只比你大一岁的,去年已经做父亲了。”
谢春讶然抬头,“时常拖着条鼻涕的那个?”
“正是。”蒋云珠浅浅啜一口茶,莞尔道:“我记得小时候玩拜堂过家家,小囡们都嫌弃他拖鼻涕邋遢,没有一个愿意同他配作对。”
这一回,连谢春都笑了起来。
如此便聊起了家常往事,仍以姜薇和蒋云珠说为主,谢春静静听着,间或答几个字,闲适随意,仿佛找回了旧时三人在一起的感觉。
其实还是不一样的。他们刻意回避着谢春的现在,谢春自己亦是如此,似乎帮会话题无形中已成为三人之间的禁忌。在姜薇,是不愿大半年前的不欢而散再度重演,从大假山下来,她纠结了一路,终究没说出口。她甚至掩耳盗铃地想,眼下这样多好啊,围坐喝茶,磕着瓜子花生,不时有炮仗噼啪声热热闹闹地送进耳中,孩童举着风车跑过,触目皆是欢天喜地的烟火气。那些规劝的话,还是先放一放。
接着聊到姜薇拍的电影,谢春竟也去看了几场,蒋云珠便笑他是姜薇的隐形影迷。谢春正微微笑着,忽有两个黑衣男人直奔他们这桌而来,其中一人对谢春附耳低语两句。谢春脸色微变起身,对她们说:“我有急事先走,两位阿姐保重。”说罢随那两人匆匆离去。
姜薇冲他的背影张了张嘴,却还是哑然。看刚才的架势,谢春似乎已经是个小头目了。他在帮会中陷得这么深,她们除了加倍为他悬着心,还有什么可说的呢。
蒋云珠叹气,“不晓得有什么急事叫他,唉,只怕又是打打杀杀。”
姜薇和她对视一眼,看到彼此眸中深深的忧虑。
[1]吴语方言,意为凑热闹
蒋云珠说:“看到工人往你家搬东西,就猜是你回来了。这是买了什么?”
姜薇告诉她是缝纫机,蒋云珠问明价钱,咂舌道:“你手面真阔。”
“什么阔不阔,这花了我大半积蓄,我想着买给阿爸,他做活没那么辛苦。”姜薇眼珠一转,“你来找我做什么?放假怎么没和那位戴少东出去?”
蒋云珠拍她一下,“没说两句就乱开玩笑,我是想问你,正月初五还去不去豫园?”
姜薇一愣,下意识地点头,“去罢。”
正月初五去豫园“轧闹猛[1]”是老习惯了。于姜薇,是想从那一家三口欢喜过年的氛围中透口气,蒋云珠则是趁着父母领弟妹们外出拜年,和好姐妹痛痛快快乐一天。后来又带上了谢春,反正他大伯过年不是赌钱就是喝酒,也不管他。
今年是没有谢春了,二人默契地不提,心里俱都不是滋味,仿佛缺了一块似的。
豫园位于南市老城厢,毗邻城隍庙,周边商肆林立,饮食店摊密集,还有卖各色玩意的露天摊贩,赚人眼球的拉洋片、猴戏、杂耍等江湖把戏,可以说好玩的、好吃的、好看的都有,平时就很热闹,过年期间也是人流如织。
她们先在路边一处点心摊前坐下,要了一笼南翔小笼,一份鸳鸯糖粥。这糖粥之所以叫鸳鸯,因其由一半赤豆糖粥、一半白糖粥拼就,面上薄薄地撒一层黄澄澄的糖桂花,光看已是赏心悦目。两个女孩子食量不大,各分一半品尝正好。
姜薇宽解她:“起初你不就是喜欢他品性纯良?这样的人没心机,处事容易想得简单,自然显得不那么圆熟,这是他目前的不足,以后随着年岁增长,他也会长进的。”
“我知道,或许是我不知足,想要他这样,又想要他那样,”蒋云珠将瓷勺一搁,重重叹气,“阿咪,我心里真的很矛盾,好几晚睡不着觉。”
姜薇试图帮她快刀斩乱麻,“抛开别的不说,云珠,你现在依旧喜欢他么?”
蒋云珠捋了捋头发,苦笑,“单只喜欢没有用的,”她顿一顿,说:“稍后他告诉家人也好。若他父母一力反对,那也不用谈别的了,就散了罢。”
这话多少有些听天由命的消极,姜薇知道蒋云珠心思重,唯有极力劝解,又不停找些新鲜话题来说。直到进了豫园登大假山,蒋云珠才又打起了精神。
这大假山建于明代,十几米高,以武康巨石堆砌成重峦叠错,内有涧壑幽曲,活水淙淙,登临其间,颇有置身山岭之趣。或因为天冷,登假山的游人寥寥,算得上清静,只是磴道弯来折去,她们爬得气喘吁吁,又不约而同想到了谢春。
他每次来玩,最喜欢爬这大假山,回回把她们撂在后头,有时还藏在曲径峭石后,待她们走近便忽然探头出来,把她们唬得尖叫,他就露出顽皮开怀的笑容。记忆中,这是他罕有展露孩童本色的时刻,也是他们仨难得抛开诸般烦恼的快活好时光。似乎这大假山有种神奇魔力,替他们将现实的灰暗沉重都挡在外面,纵使只是暂时的,却也是可贵的慰藉。现下她们算是重温来了,可谢春又在哪里呢。
姜薇想着,还是说了出来。走在前面的蒋云珠默默回头看她一眼,伸手牵住她的手,轻轻晃了晃。她们就这么手拉手继续走着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到了山巅,在望江亭歇脚。蒋云珠坐着不想动,单瞧着地上叽喳觅食的三两麻雀出神。
姜薇倚柱远眺,望望老城厢,浦江帆樯,云天苍茫,心胸为之一阔。她又走到另一侧,只见峭壁陡立,间中一汩清泉,注入下方碧池,又是另一番清幽小景。
磴道上走来个长袍男子,低头缓步似带着几分落寞,和热闹的年节气氛有些格格不入。姜薇正觉好奇,那人忽一抬头,恰和她视线相撞,双双都是一惊。
“谢春!”姜薇扬声叫他,蒋云珠忙凑过来,“真是谢春,快上来呀。”
谢春怔怔地望着上方两张可亲可爱的面孔,这世间唯二牵挂他的人,正热切地唤着他。一股热潮撞击着心扉,刹那间这阴沉晦暗的冬日都似亮堂了起来。
照老规矩,三人下了假山,从游廊绕去九曲桥,从那七拐八拐的桥上走过,就相当于一年的曲折坎坷全被走完了。
谢春一路闷头走在前面,姜薇和蒋云珠只当他不想她们又提帮会之事,所以缄默不语。其实他是脑海一片混沌。过年这几天事情不少,他被泉叔指派着忙得团团转,却始终记得年初五逛豫园。他来这里是想见到她们,又不想见到她们,他自己都说不清拿不准的心思,就如同池中金红的游鱼,忽东忽西,时隐时现。
走过九曲桥,就到了湖心亭,亭内设有茶阁。大过年的来此游玩,必得入内喝杯元宝茶,讨个吉利。所谓“元宝茶”,是将青色的檀香橄榄和茶叶同泡,别具清香回甘,而杯中橄榄形如元宝,便有“恭喜发财”的口彩。他们自也不能免俗,走进茶阁,寻了个二楼靠窗的好位置坐下。
茶博士拎着红铜铜吊过来泡茶,跟着送上一碟瓜子花生。蒋云珠脱下绒线手套,先打开了话匣子:“阿春是个大人样了,在街上乍一眼看,怕会认不出来。”
确实如此。他长成了瘦高个,五官线条刀削般冷峻,加上茶青色夹棉长袍,浅灰色毛围脖,头戴黑色羊羔皮筒帽,全然一派远超年纪的沉稳。
谢春被她们打量得低下头去,盯牢眼前的茶碗,这副神情,又有些像从前那个内向腼腆的“豆芽菜”。
姜薇就笑:“大家都在变。阿春,还记得里弄的刘鼻涕罢,只比你大一岁的,去年已经做父亲了。”
谢春讶然抬头,“时常拖着条鼻涕的那个?”
“正是。”蒋云珠浅浅啜一口茶,莞尔道:“我记得小时候玩拜堂过家家,小囡们都嫌弃他拖鼻涕邋遢,没有一个愿意同他配作对。”
这一回,连谢春都笑了起来。
如此便聊起了家常往事,仍以姜薇和蒋云珠说为主,谢春静静听着,间或答几个字,闲适随意,仿佛找回了旧时三人在一起的感觉。
其实还是不一样的。他们刻意回避着谢春的现在,谢春自己亦是如此,似乎帮会话题无形中已成为三人之间的禁忌。在姜薇,是不愿大半年前的不欢而散再度重演,从大假山下来,她纠结了一路,终究没说出口。她甚至掩耳盗铃地想,眼下这样多好啊,围坐喝茶,磕着瓜子花生,不时有炮仗噼啪声热热闹闹地送进耳中,孩童举着风车跑过,触目皆是欢天喜地的烟火气。那些规劝的话,还是先放一放。
接着聊到姜薇拍的电影,谢春竟也去看了几场,蒋云珠便笑他是姜薇的隐形影迷。谢春正微微笑着,忽有两个黑衣男人直奔他们这桌而来,其中一人对谢春附耳低语两句。谢春脸色微变起身,对她们说:“我有急事先走,两位阿姐保重。”说罢随那两人匆匆离去。
姜薇冲他的背影张了张嘴,却还是哑然。看刚才的架势,谢春似乎已经是个小头目了。他在帮会中陷得这么深,她们除了加倍为他悬着心,还有什么可说的呢。
蒋云珠叹气,“不晓得有什么急事叫他,唉,只怕又是打打杀杀。”
姜薇和她对视一眼,看到彼此眸中深深的忧虑。
[1]吴语方言,意为凑热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