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修祝思嘉(晏修祝思嘉)小说大结局全文免费阅读-晏修祝思嘉抖音小说

2024-04-06 16:32:05 来源:挑藏网 点击:

  满月宴上,见到乳母怀中那个熟睡的婴儿,祝思嘉险些在人前吓得面无血色。

  祝思仪的胆子太大了。

  上辈子刚满月的晏桓是和模样,这辈子她生下来的男婴,便是何种模样。

  先前还不确定祝思仪怀的是谁的种,但见到那张同少帝幼时一模一样的脸,祝思嘉立即明白,祝思仪和晏行还在牵扯,连孩子都是他的血脉。

  莫非他还做着和上辈子一样以假乱真的美梦?

  祝思嘉伸出食指,轻轻点了点小婴儿并不饱满的脸颊。

  她知道,这孩子先天体弱,以后要遭的罪可还不少,整个童年几乎都浸泡在药物里度过。

  平心而论,她对晏桓没有任何恨意,她的所有痛苦都是他的父母带给她的。

  他不过是个傀儡幼帝,顶着这样弱小的身躯,提心吊胆在世间度日,哪里来的空闲谋害她这个姨母?

  至于他这个无辜婴儿该面临的下场……

  祝思嘉暂时没想好。

  祝思仪还没恢复完全,身子不大利索,见祝思嘉去触碰她的孩子,不悦凝眉道:

  “妹妹,当心些你的指甲,免得划伤小皇子的脸。”

  祝思嘉小心收回手:“陛下从东南来信,给孩子起了个名字,信被送去了长乐宫,妾身这就献给姐姐过目。”

  祝思仪以为晏修是看了她写去的信才赐名的,便欣喜催促道:“拿过来本宫瞧瞧。”

  祝思嘉恭敬地双手递呈。

  “晏桓,字无病……”祝思仪顿时垮下脸,“这桓字是好,可为何字要起无病二字?”

  无病、无疾、弃病、无忌……这些都是在大秦十分寻常的表字,多是羸弱之人所用,象征着每对父母对儿子的祝福。

  孩子易在幼年早夭,起这样的字,无非是希望孩子能茁壮成人。

  这两个字是好,足可见晏修的心意,可祝思仪却不乐意。

  她信中可没告诉晏修,她的孩子体弱多病,那剩下的可能,就是祝思嘉另写书信告知于他。

  孩子总会养大、养壮的,现在起这样的名字,莫非就想给晏桓盖棺定论不成?

  若晏桓是个普通孩子,叫他无病也好无疾也罢,人人都听了这名字,总会对他生出几分心疼,祝思仪也并不在意。

  可他是储君,一国储君最忌体质病弱,何况……

  何况他的“父亲”,是人尽皆知、高大勇武的马上天子,却得了这样一个与他格格不入的孩子,来上无病二字,更是雪上加霜。

  凡唤他表字者,不难想到父子二人的差距上去,这让晏桓日后如何抬得起头?

第316章 好戏就要登场

  皇子赐名本该是件兴事,奈何祝思仪把心情都写在了脸上,搞得宾客也不敢多言,没在未央宫待多久就纷纷借口离开。

  未央宫清净后,祝思仪让乳母把晏桓放回摇篮上睡觉,打发走了所有人。

  她蹲在摇篮前,着了魔似的,一遍又一遍轻柔念着他的名字:“桓儿,无病,桓儿,无病……”

  祝思仪不禁落下两行热泪,抬手擦去后,她带着悲伤的鼻音跪坐在摇篮前:

  “桓儿,是母妃待你不好,都是母妃的错。”

  “你放心,无论如何,母妃都会让你坐上那个位置,让天下人都不会看咱们母子俩的笑话。”

  引诱晏修那夜,她已经怀有一个月的身孕。

  若非情不得已,她怎么甘愿怀上晏行的种?能怀上晏修的,自然是最优选。

  可晏行却言之凿凿告诉她,晏修除非酩酊大醉,否则她难有近身的机会;而酩酊大醉的男子,却绝不可能有能力与女子肌肤相亲,她想怀也不可能怀得上。

  她不信,晏行甚至找了名虎背熊腰的男子,喝得烂醉如泥演示给她看,看得她直皱眉头,才终于被迫接受了这个事实。

  这要让她如何抉择?

  晏修的喜怒哀乐都和祝思嘉有关,他满心满眼也只有祝思嘉一人,想要他主动低头宠幸自己,难于登天。

  可若是她到死都保持处子之身,她怎么可能在宫中立足?

  百般无奈下,祝思仪在道观那段时间,只tຊ能强忍着不适向晏行一次又一次借种。

  毕竟放眼整个大秦,除晏修以外,谁还能和晏行相提并论的?

  他的后人,总好过别的乱七八糟之人,且他到底是晏氏皇族,不会乱了晏氏的血脉。

  晏桓体弱,一来兴许是与晏行这个亲生父亲有关,毕竟他在人前装了这么多年病秧子;二来,全然是她自己做的孽。

  孩子过了三月后,祝思仪的小腹就日渐显形,可人人都以为,孩子真正的月份比面上看到的小一月,她的胎大上一圈,没少惹来闲言碎语。

  几经挣扎,祝思仪在孕中可不敢多进食、多吃补品,生怕孩子的个头被有经验的妇人看出端倪。

  她成功做到了,人为控制了胎儿的大小,晏桓出生时才刚过五斤。

  就算晏桓不是早产儿,可她在侯府门外那一跤当真摔得厉害,做足了戏,以保孩子能“早产”。

  种种原因,才导致了晏桓如此脆弱,都是她这个做母亲的不是。

  她用尽一切代价,也要把那个位置给他拿下来,以作补偿。

  ……

  冬月一来,雪天也就离得不远了。

  长乐宫喜事将近,宫人们提到馨儿,无不艳羡。

  她可是第一个在宫中当差居然能捞着乡君当的宫女,简直成了小宫女们奋斗的目标。

  不但如此,天子甚至亲自给馨儿指了门婚事。

  念在她年纪已有二十,早过了女子适宜婚嫁的最好年龄,晏修便让她嫁与商州太守为续弦。

  商州太守可是出身自东都韩氏的大族,乃一族嫡子,相貌不凡,能文能武,今年不过二十四岁,是儒将之表率。

  虽正妻亡故,但他膝下无子,馨儿嫁过去即为太守府主母,有的是机会再为他诞下子嗣,更不用在子嗣一事上诸多烦忧。

  婚事就在几日后,长乐宫早早就在布置,路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外溢的喜气。

  西京送去商州,一日便能到,饶是如此,祝思嘉还是极其重视这桩婚事,甚至为馨儿准备了整整八十抬的嫁妆。

  馨儿跪在祝思嘉面前谢恩,久久不愿起来:

  “娘娘,您待馨儿的好馨儿都铭记于心,只是这些嫁妆……呜呜……这些嫁妆实在太过贵重,奴婢实在受不起,还请娘娘收回。”

  “娘娘若不收回,奴婢就不嫁去商州了。”

  先前祝思盈的婚事,就让祝思嘉的长乐宫空了一大半,现在她又划出整整八十抬的嫁妆,长乐宫库房几乎都清空了。

  她当真是半件都不给自己留着。

  金银珠宝再多,对祝思嘉而言,不过都是些死物。

  与其等这些死物与她一同葬身火海,白白浪费了,不如全都找机会散出去,她还能积点德。

  祝思嘉安慰馨儿:“别说傻话了,你想抗旨不成?商州那边早在一个月前,就开始张罗这场婚事,想来那位太守是真心想待你好。但他一个待你好可不成,韩氏是东都大族,你万万不能

随机推荐